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 数字校园    正文

加快信息化建设,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

发布时间:2022-11-30 罗毅洁 点击数:【

为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,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教育”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,学校大力构建“互联网+”、“智能+”、“物联网+”、“云计算”教育新业态,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。一是实施“多媒体教室、公共实训室改造”智慧实训云平台工程。对学校118间多媒体教室、10间公共实训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,配备了教学触控一体机及音响系统,改造成智慧教室;完成800余台电脑的云桌面改造,实现云桌面统一管理。二是建设虚实结合的开放性实训平台。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、人机交互技术、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等,建设虚实结合的开放性实训平台,搭建虚拟现实实训环境,重点建设“1+1+3”(1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、1个虚拟仿真公共实训室、3个虚实结合专业实训室)。三是打造“线上线下”智慧教学环境。融合“乐学在线、乐习在线、乐创学院”在线网络教学系统,丰富互动学习功能,引入教学分析与评价工具,完善网络教学服务平台。通过构建智慧教学环境,有效的促进了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。学校确立了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项、制定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4个,立项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,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(电子信息技术、印刷技术);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。

典型案例

构建“三层递进”的资源建设体系,促进资源共建共享

学校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域子库为龙头,依托“乐学在线、乐习在线、乐创学院”在线网络教学系统,以自建和购买的方式构建了课程资源、在线校本课程、“6+1”专业教学资源库“三层递进”的资源建设体系,有效的促进了资源的共建共享。一是学校自建数字化课程总数1348门次。其中,完全采用线上教学的课程271门次,使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程数1077门次,约50%的课程实现混合式教学改革。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累计达4959万人次,学生使用在线教学平台互动学习覆盖率达到100%。学校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(电子信息技术、印刷技术);取得省精品在线开发课程10门;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2项。二是学校购买超星尔雅课程服务,为学生提供综合素养类、通用能力类、创新创业类、成长基础类和公共必修五大类优质数字化课程490门;三是建用结合,与华为、vivo等领军企业共建“育训结合”的智能终端教学资源库,申报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,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3门、校级优质教学资源课21门,优质资源覆盖面超过85%,原创资源素材占60%以上;四是以专题课堂、名师课堂、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数字话课程资源推广应用和服务社会,为东莞华泰教育中心、东莞市南城名门培训中心有限公司、东莞科技进修学校、东莞市诚学教育培训有限公司、东莞城市学院等提供经济学、计算机技术、英语、财务管理等课程资源。

(一审:罗毅洁 二审:谭继安 三审:涂用军)

上一条:智慧教学环境支撑信息化教学,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

下一条:虚实结合,线上+线下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

关闭